密度板雕刻--木雕艺术诠释别样精彩
我国木雕艺术是从古人岩画和玉器、陶瓷、青铜器上的图案纹饰,吸取石刻、壁画、砖雕、绘画的精华衍变过来,运用到建筑、家具的装饰上的。唐宋时期,各地兴起建造亭、台、楼、阁之风,不少工匠在建筑过程中,把民间的传统艺术与审美情趣有机融合,形成了独特的雕梁画栋的建筑风格。明清时代木雕发展到了顶峰,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精品,成为雕刻艺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。 木雕主要包括建筑构件和家具构件两部分。家具木雕由床、柜、橱、书房及生活用具组成,木雕工艺较为精致细腻,作品规格多为小件;建筑木雕由枋、梁、门、窗、雀替(俗称“牛腿”)等组成,雕刻工艺粗犷大气,画面构图装饰性较强。
受文化、地域的影响,木雕的风格有南、北两派之分。南派以东阳、徽州、苏杭等地为代表,玲珑剔透,精巧细腻。北派以京城、山西、河北一带为主,风格粗犷、气势宏伟;
密度板雕刻--木雕工艺有浮雕、平雕、圆雕、镂通雕和线刻等10多种技法,雕刻内容更是丰富多彩,包罗万象。大致可分为吉祥图案、戏曲人物、传说故事、民俗民风、日月星辰、风云雷电、山川木石、花鸟鱼虫等几大类。这些题材主题鲜明,形象生动,贴近生活,令人赏心悦目,充分展示了木雕工艺的独特魅力。在表现力上,古代工匠大多采用写实手法。在造型上,大胆夸张,活泼而有生气,巧夺天工,尽善尽美,与中国书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一脉相承,达到了实用性与装饰性的高度统一。
随着时代变迁,过去上至皇宫、贵族豪宅,下至寺庙、百姓民居,以手工雕刻为荣、以雕梁画栋为美的木雕艺术,逐步被现代钢筋水泥建筑及胶合板家具所取代。特别是“文革”期间破“四旧”和近些年的旧城改造,造成了众多古建筑和古家具毁于一旦,木雕工艺濒临绝境,遗留和保存下来的木雕越来越少。这种现象引起了收藏者的普遍关注,以往不为人们看重的老旧木雕受到了青睐。近些年来,亦用亦藏的木雕已成为都市新居装潢的时尚新宠,许多年轻人喜欢木雕的古朴风情,将它挂在家中装饰客厅、书房。
木雕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,其本身具有的艺术价值、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是不容置疑的。木雕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精湛的工艺、内容之丰富、图案与风格的千姿百态,更在于其上充满了历史的沧桑和凝重感,给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带来些许悠然与怀旧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